本网讯 2021年9月16日—9月18日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教师一行18人考察了红原县、若尔盖县的实习学校,慰问了学院的实习学生,在这一次的考察学习过程,我收获颇丰。

2021年9月17日观摩了2021年阿坝州双语优质课堂教学展评。对目前阿坝州双语课堂有了深入了解,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优秀教师的风采。

2021年9月17日在阿坝州红原藏文中学与本校的实习生亲切的交谈,学生将自己的实习工作笔记、教案等资料与老师分享,听取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,询问了学生在校实习期间生活上的情况。

2021年9月17日与红原县希望小学、邛溪小学的实习生进行交流,询问了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,学校领导详细介绍了学校目前的发展情况。


2021年9月18日考察若尔盖县藏文中学,与学校实习生进行交流,藏汉双语学院严木初院长鼓励学生们学习与工作两不误,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书,为自己的工作做准备。


走进实习学生集体,红原藏文中学、邛溪小学、希望易地小学、若尔盖藏文中学,同学们像见到自己的家人一样,簇拥着老师们,亲切热情地拥抱、交流。我们认真检查同学们的听课笔记、备课教案,听取他们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收获、困难与思考,生活上的不适,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耐心的现场指导与鼓励。
“老师,我们的压力很大。又要忙教师资格证考试,还有论文的初稿,实习的班级学生又多、基础又差,我们生怕教学任务完成不好。”
“我们每天都很早就起床,和学生们一起进教室,晚上守了晚自习,还要认真备课。我们不敢懈怠,怕给我们学校丢脸。”
“离开了学校,来实习还不足一个月,就特别想念学校,想念大学的美好。”
“实习中,更加体会到加强师范技能的重要。非常庆幸在三笔字与普通话上花的功夫,在实习中赢得了指导老师与孩子们的赞誉。”
实习的同学们走进实习学校不到一个月,高原金色阳光的强紫外线,晒黑了他们的脸庞,风吹糙了他们的皮肤。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,他们开始独当一面,实现着从学生向老师、青春从台下走向台上的历练与华丽转身。

红原县海拔3504米;
若尔盖县,海拔3406米;
阿坝县,海拔3290米。
在海拔三千米上的阿坝州藏区,我们深切感受到民族地区在以“培养什么人,是教育的首要问题”为核心,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加强品德修养、增长知识见识、培养奋斗精神、增强综合素质上所下的功夫,同时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,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意识。“课堂思政、双语教学质量并重”的一线的教学理念转变,给我们双语学院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人才培养,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与可操作性。

海拔三千米的高原会缺氧,但从来不缺坚定的民族教育信仰与蒸蒸日上的希望之光!
“培养什么人,是教育的首要问题”。民族地区更要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加强品德修养、增长知识见识、培养奋斗精神、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,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,引导民族地区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意识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、社会地位、职业地位,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”。对于民族地区,更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,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、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,不断提高教师待遇,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、热心执教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民族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,系统思考,整体谋划,关键环节上发力。

加快民族教育发展,对于推进教育公平,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。学习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是当前教育系统特别是各级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。从事民族教育的工作者,首先要将会议精神学懂弄通悟透,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发展,联系民族教育工作实际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,建立完善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,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“三个离不开”思想,不断增强“五个认同”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其次,将会议精神与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及民族教育的重点工作紧密联系,如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,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,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;加快普及学前教育,提高基础教育质量,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;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,提高民族地区学生就业水平;切实加强对新疆、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。时刻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放在首位,在立德树人,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在教师队伍建设,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科学发力,不断推进民族教育提质量、上水平,增强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,推进民族教育现代化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编辑:舒治军
审核:周定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