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院要闻 >> 正文

从汉藏文献比较看‘姜’(འཇང)及‘姜域’(འཇང་ཡུལ)词义的演变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4-12-23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20241222日晚19时,我院邀请到云南民族大学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阿错教授,为我们举行了一场从汉藏文献比较看འཇང)及姜域འཇང་ཡུལ)词义的演变为题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多杰扎西主持。

讲座中,阿错教授详细阐述了འཇང)及相关名称在古代藏文文献或藏语口碑文献中的内涵。他指出,这一名称在学界讨论较少,且往往被笼统地译成南诏、大理或纳西族,但通过他细致入微的梳理和研究,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。在唐宋时期,指南诏或大理国治下的人;而到了明代以后,逐渐指古代族群麽些;再到现代现指纳西族。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变迁,更揭示了西南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。同时,阿错教授还为我们解析了由衍生出来的地理空间概念姜域འཇང་ཡུལ),并指出,姜域的意义变迁与地方政权的更替有着直接的联系。他通过对比汉藏文献,揭示了姜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和民族构成,为我们深入理解西南地区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这一观点无疑为我们立即西南地区的政经济和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
图一:阿错教授讲座场景

 

讲座结束后,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。阿错教授耐心解答,与师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和交流,现场氛围活跃有序。

图二:师生互动场景

最后,副院长多杰扎西作了总结发言。他对阿错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,并高度评价了阿错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和贡献。同时,他也鼓励师生们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,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。

 

文字、图片:交巴草

编辑:霍续龙

编审:查旺斯基